经过近一年的筹备,“数说犀尊”展览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对公众开放。“犀尊”是指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它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代表性文物,“数说犀尊”是指该展厅以一物一展的形式,共分五个单元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这件国宝级文物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资料图】
图说:展厅现场。(新民晚报记者杜雨敖摄,下同)
一物一展讲述由来
第一单元名为制器尚象。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民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青铜器的出现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与其他古代文明中青铜器多用于生产工具、兵器不同,中国青铜时代以礼器为大宗,体现了中国人“器以藏礼”的观念。犀尊正属于礼器中重要的一类——“尊”。郑玄注《礼记》曰:置酒曰尊。《周礼·小宗伯》曰:“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宾客。”以动物为造型制作的青铜尊,统称“鸟兽尊”,至今已发现的包括象尊、犀尊、牛尊、豕尊、羊尊、驹尊、虎尊、鸮尊、鸭尊、鸟尊、鱼尊、兔尊、貘尊等。鸟兽尊多在器物背部或颈后开口盛酒,或有盖或敞口,多不设流口,如犀尊这样兼顾盛酒和倒酒功能的青铜尊颇为少见。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形为犀,器为尊。它生动的形象是古时犀牛曾在中华大地生存的有力证明,对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历史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非常独特的一件,犀尊体现了商周至秦汉尊形器发展演变的时代特色。
图说:运用科技手段,语音讲解器自动识别展品,为观众讲解铜犀尊各个部位,出土细节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您面前看到橱窗里的铜犀尊为仿制品,铜犀尊的真品在国博古代中国馆。这是因为考虑到文物的珍贵与特殊性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第二单元名为巧夺天工。在中国古代,青铜又被称为“金” “吉金”。这一称呼既与青铜原本的色泽相关,也反映了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传统青铜铸造主要分为范铸法和失蜡法两种。为确定犀尊的铸造工艺,文保工作者利用X光探伤仪对其多角度拍摄,犀尊表面凹凸的纹饰机理同样在铸造过程中完成,为上方的错金银纹饰提供基础和衬托。在地下埋藏两千年的犀尊,通体布满锈蚀。借助X射线荧光成像和光纤反射光谱,繁复而精美的纹饰终于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错金银又称“金银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青铜器装饰工艺,始见于春秋,广泛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时期,主要用于制作青铜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这一工艺充分利用金银较好的延展性和引人瞩目的金属光泽,“绘”出千年不褪色的精美纹饰。犀尊表面纹饰飘逸流动、华美无比,是错金银工艺的极好呈现。
图说:展览特意设计的放大镜,照顾到不同身高的观众,可以看到铜犀尊身上的花纹。
第三单元名为匠心独运。作为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史上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的典范,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昂首伫立,硕背宽胸,体态丰满、遒劲有力;整体造型极具张力,骨架的支撑感和肌肉的力量感都非常逼真。青铜器装饰纹样与造型艺术一样,体现了古代先民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多个纬度的视觉符号,主要包括:饕餮纹、龙纹、鸟纹、蛇纹、象纹、鱼纹等动物纹样,窃曲纹、波带纹、重环纹等简省或变形动物纹样,云纹、雷纹、涡纹等自然现象纹样,圆圈纹、三角纹、菱形纹、弦纹等几何纹样,以及虎食纹、攻战纹等叙事纹样等。
在现场数字多媒体展示环节,犀尊通体布满华丽的错金银纹饰,看似繁复却不失规律,通过对纹饰的数字化采集和分析,可以辨认其以“云纹”为主的纹饰布局,而云纹的使用也使犀尊披上了一层“神性”的外衣。云纹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题材,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的更迭、人们审美心理的转换,每个历史时期的云纹样式,都融入了其时代基因和时代风貌。
数据融合智慧运用
第四单元名为灵犀在心。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凝固了两千年前犀牛在中华大地上最美的瞬间。在此后的岁月中,尽管犀牛依旧会作为器物的主题出现,但真实的犀牛已踪迹难觅。除气候因素外,犀牛的远去更是人类对犀牛无节制索取,滥捕滥用的结果。以物证史,以史为鉴。古老的犀尊在向我们揭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第五单元名为智周万物。“数说犀尊”展览将藏品的三维数据在博物馆多种场景中得到使用,助力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科研、文保、社教、文创等各领域发展。例如:通过3D打印,高速、便捷地将藏品数字化模型转化为实体,为藏品修复、复制,以及可触摸式科普展示等提供更多可能。对藏品的透彻感知,第一步即是实现藏品的数据采集。高精度三维数据,为文物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图说:观众现场体验3D打印采集文物数据的过程。互动参与得到实时成现,真正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
目前,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扫描仪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物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渲染级、浏览级、研究级、复制级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的数据需求。
图说:有观众触摸3D打印的犀尊,发现倒酒的流管原来是可以活动的。这一发现引得现场的其他观众也纷纷驻足,跃跃欲试。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策展人,研究馆员朱晓云在接受新民晚报的采访时表示:“科技的进步为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无尽的空间。此次展览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数字手段,让文物活化。运用高清三维扫描、超高清显示、人工智能、红外感应、AOA定位、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通过数字手段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观众不仅从展板中阅读文字知识,更能通过互动的形式从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深入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让观众从单纯的参观者变成探索者、参与者。”(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杜雨敖)